产业形态是产业规划的基石
所谓产业规划,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分析工具,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做出一年以上的科学计划。
所谓产业定位,是指某一区域根据自身具有的综合优势和独特优势、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各产业的运行特点,合理地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确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及基础产业。
从上述定义来看,明确产业定位是做好产业规划的基础与核心,但产业定位本身如何确定?在实践中,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及基础产业的“三分法”局限性过强。
不可否认,人们对产业园区、产业中心等概念普遍混为一谈。理论上的似是而非,必然带来实践中的随波逐流。对产业定位暨产业规划的研究,必须从解析产业形态入手。
大家知道,我们独创的战略定位理论工具适用于企业战略,如何将其延伸、扩展到产业领域的确是一挑战。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提炼“产业形态”概念找到了产业定位暨规划的突破口。
所谓产业形态,是指特定产业园区的发育形态,包括内部有机构成、运营关联特征、发展动态趋势及对外辐射影响等。
商品集散地又称批发市场,主要取决于交通运输和产业基础等因素。地球人都知道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却仅凭借商业基因和商人群体而崛起。
这类产业形态的产业链条短、产业开发深度浅,仅包括仓储、展销与物流配送等三大环节,即单纯的商业而已。在电商狂飙突进时代,实体批发市场受冲击极大。
某类产业的众多加工企业聚集而形成加工基地,构成相关产品的多元化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一体化,其本身属于制造业。
加工基地往往带动批发市场发育,而批发市场的繁荣也往往引领加工业的配套兴起,如山东寿光即兼具蔬菜批发市场与生产基地双重职能。
相比线状的商品集散地、平面的加工基地,产业园区可谓是立体化的,具体形式有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与工业区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产业园区往往不局限于某一特定产业,但必须有配套的金融、咨询、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体系,即需要依托于大中城市。更重要的是,园区内要有一定数量的龙头企业,在相应行业中具有相当的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影响力,否则不过是放大版的加工基地。
国内比较著名的园区有:北京中关村、深圳高新园、苏州工业园、上海张江科技园及武汉光谷等。不难看出,产业园区离不开知名高校,缺不了宜居环境。
众所周知,美国的硅谷、华尔街与好莱坞,分别位居全球IT创新产业、金融与影视中心。这说明,产业中心必须在创意策划、研发设计、技术与产品乃至制度创新等方面,具有足以引领行业发展的影响力。
显然,真正的产业中心往往是独一无二的,最多是并驾齐驱(多了就不成其为中心了);产业中心的基石,离不开一流大学与高端人才,缺不了创新领先的环境机制。
众所周知,福建泉州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当之无愧的国际大都市。2010年前后,辖区内的南安市水头镇已崛起为全球最大的石材原料交易集散地和装饰石材加工基地。
踌躇满志之际,当地石材产业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竞争加剧及后续发展乏力等问题。对此,南安市政府决定委托我们制订石材产业的战略规划,立志打造“全球化的石材产业中心”。
在对石材产业内外部竞争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从上述独创的产业形态理论出发,我们首先对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做出清晰判断:南安市石材产业尚处于从石材原料交易中心/加工基地向产业园区过渡的启动阶段。
借鉴研究国内外产业的发展、演变规律,我们明确提出:要打造“国际石材产业中心”,南安就必须进行跨区域资源战略整合,而且要分步走。
南安之所以位列石材原料交易中心,离不开厦门港的航运物流支撑,离不开每年一度的“厦门石材展”——2013年开始位居全球最大的专业石材展。
另外,南安周边的惠安以石材雕刻闻名于世,晋江素有“中国石材之乡”之称,两地对石材加工基地的形成功不可没。
虽然当地民营经济非常活跃,但泉州仅为地级市,与身为经济特区的厦门市不可同日而语。要自身完成向“石材产业园区”的发育、合力打造“闽南石材经济区”,南安就必须以厦门为龙头,充分发挥其在科研高校、贸易金融、航运会展、技术服务乃至政策资源等方面的引导优势。
不容讳言,上述建议要“尊厦门为龙头”,地方上有一定的感情阻力;且有“抛开泉州”之嫌,政府官员对此难免王顾左右。
在国内,深圳不仅以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金融证券业发达闻名,而且率先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国际设计之都”荣誉称号(全球第六个城市),云集了全国约80%的设计人才,引领着包括装饰设计、工业设计在内的行业发展潮流。
产业发展往往是跨行政区域的;动车/高铁的开通,使得深圳与厦门成为“近邻”。值得一提的是,石材是福建省最有可能发育为“国际产业中心”的一个产业,“闽南石材经济区”建设应纳入省级规划,成立专门协调机构,以便政策配套。
所谓产业规划,是对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及实施方案等做出一年以上的科学计划(见百度百科)。
不难理解,产业规划的核心与前提是产业定位,即产业发展的前景预期与规划要求;而产业定位的基础离不开产业形态,包括现实基础与预期状态。
毋庸讳言,产业规划的现实问题多表现为:一是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产业园区建设一哄而上、同质化严重;二是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动辄定位高大上的“(国际)产业中心”。
如前所述,产业形态的层级不同,相适应的产业基础与发育环境也迥异。建设商品集散地利于培养商业精神和完善基础设施,加工基地利于社会环保治理与企业管理提升,产业园区利于龙头企业带动与产业转型升级,而“产业中心”概念往往多是异想天开。
商业和产业都是动态发展、跨行政区划的,既然产业定位要超越现实,相关的规划措施就必须有效扩大资源战略整合半径,通过结构调整、优化来实现升级转型,现实中“分步走”策略往往便于措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