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 丨 理解云浮“石力”担当的4个关键词
临近2022岁末,云浮放出“石力大招”——12月21日上午,第十九届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暨第十三届云浮石文化节在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云浮国际石材产业城开幕。
走过多年,石展会和石文化节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在连续两年云上相约后,会节带着更大的诚意和期待回归了线下。当前,广东提出“制造业当家”,云浮石材作为传统的特色支柱富民产业,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口。云浮石材业有何新趋势?如何把握机遇突围争先?这场规模宏大的会节一展云浮“石力”担当,释放出强烈的创新信号。
与名字的轻盈空灵不同,云浮支柱产业“石材”要显得厚重了许多。千年云卷云舒,这座城市涵养了青绿的底色,不少云浮人也因为吃上了“石材”这碗技术饭。
云浮与石的渊源,比想象中更深。60万到80万年前,远古岭南人就此处“磨刀”渔猎,留下了罕见的石制品遗存;明朝万历年间,当地石工开采云石,或用于庙宇、宗祠装饰和家居用品雕制,或选作天然石版画,或进行碑刻等;清咸丰年间,云浮的云石板材和建筑装饰雕刻产品已远销海外;新中国成立以后,云浮精美石艺品,还被选用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及北京故宫、布达拉宫修复的建筑装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云浮石材行业和石雕艺术又有新发展,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一度有着“石材王国”之称。如今,云浮已是中国三大石材产业基地之一,全市现有各类石材行业登记主体超6000户,其中规模以上石材企业68家。
历经时间淬炼,云浮石产业在地理资源上也有相当的底气。山中有城的格局里,石山广布,奇峰林立,有大理石(又称云石)、石灰石、白云石、花岗岩、石英岩等异常丰富的石材资源,其中,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分别达5.5亿立方米、524万立方米。
如今,走在长达50多公里的百里石材走廊,仿佛来到了另一片天地——各色广告牌后遍布着大量的石材企业。城市中,也有诸多石艺的气息,盘龙天湖或在各色石景中展现或大气或秀气的不同容颜,九星岩与笔架山构成了一幅别致的“盆景图”;路口的“开拓者”雕像无言讲述着奋进的故事……云浮在城市历史和物理空间两个维度与石结下了不解之缘。
本次会节的开幕式上,有嘉宾说了这样一句话:希望云浮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新优势,可以理解为当下的优势还不充分、不显眼,也意味着传统的优势需要尽快转化。
石材产业是云浮传统、特色、富民、支柱产业。因为传统,所以需要传承、创新和升级;因为特色,所以要擦亮品牌,让“云浮石材”“中国石都”成为更多人的城市意象;因为市场主体庞大,从业人员近20万,所以更需要让石材这个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更稳更硬。
石材业对于云浮太重要了。是稳经济促发展保民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工业立市、破解瓶颈、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迈向湾区“第一方阵”的重要路径,擦亮石材文化、传承石材工艺也依托着产业的生长。
在今年9月的云浮市推动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有句话有着相似的期盼:“全面振兴石材产业”。这是行业内部的共识,也是外部环境影响下的必由之路,福建山东等地石材基地异军突起,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石材行业来到了以质效取胜的重要路口。
令人欣慰的是,在两个方面云浮市都有动作。过去门店车间一体化,马路两边烟尘、噪声不绝的情形都不见了,生产环节基本转入园中,不少企业开始现代化的生产加工工艺;自2020年就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石材)以来,云浮又在今年8月成立RCEP石材行业合作委员会,让行业“抱团”发展,积极拓展RCEP成员国的新市场。2021年,全市石材制品出口6.8亿元,同比增长35.7%,荒料进口16.1亿元,同比增加22.7%。数据向好,展现出转型升级的活力和动力。
如果说上面的探索是小步子尝试,那云浮提出的“加快创建万亩石材产业园,全力以赴打造千亿级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则更凸显雄心壮志。一个万亩,一个千亿,透着坚定的信心决心。园区是一个强大产业的重要载体,当前云浮石材业“一园多区”的规划初见成效,但走前千亿还需要更大的努力。除了环保、能耗、服务等共性问题,真正的龙头企业带动、数字化、技术化等个性问题也十分关键,这需要时间和更精细的谋划。从本次会节看出,不少企业探索着智能化信息化的道路,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始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在现代社会,扎根于文化的消费总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石文化来说更是如此。作为以实体工艺为载体的文化形式,石文化天生就带上了产业属性。
本届石文化节以“焕新石文化,赋能新时代”为题,焕新指向的是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属性,赋能则更直接地点出了“以文促消费、以文塑品牌”的期待。
云浮从不缺文化底蕴,如何打好这张牌是关键。在展区里,许鸿飞、梁建坤、潘斌强大师、省工艺美术协会等50件精品展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十足的美学韵律和精妙的技术手段。在追求康养和情绪价值的今天,审美体验已成为重要的变现路径,随着实体经济复苏和社会休闲潮流的重燃,以石为题的文旅消费大有可为。
值得一提的是,参展的有石艺非遗传承人、相关协会成员,也有技师学院师生团队、优秀民间艺人等群体。多元化的创作主体展现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还有行业、高校、创意设计机构等相关专家参加了石文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一番细节建议,发人深省。
不过,文化也很容易变成“空中楼阁”。概念游戏和术语迷宫无法带来真正的产业推动力,让城中人和来者通过“场景”的连接与石文化产生更多的“对话”或许也应该细细考虑。
回到展会本身上,本次会节涌现了许多亮点。或闲谈畅聊,或认真展示,或深度沟通,专业话语搭配硬实力,云浮石材人展现出十足的精气神迎接各领域访客;机械运转、巨石“变身”,现代化技术也有丰富的美;或古朴厚重,或独具灵性,或者大气华贵,石艺精品渲染自然与匠心的融合美。
这次展会规模更大、创新更多。首先是策展准备充分,力争呈现全链条产品,邀请专业嘉宾与卖方达成专业对话,显示出“世界石材的集散地”应有的气质,更是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石材应用具有风向标意义;其次,引进了更实在的项目达成了267亿元的签约,近20场活动干货很多,服务也更周全。细节的提升足可见展会背后行业从业者努力,以及相关部门的充分筹备和保障,对石展会和石文化节的品牌来说又是一次提升。
一个行业发展,需要众多相关者共同努力,一个品牌的塑造,需要产业基础支撑,一个优秀展会平台的搭建,更需要依托强大的产业实力,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以石聚商,以石会友,再逢盛会,云浮一展石力担当。